我的购物车 0
图书分类
首页 图书 听书 视频课 文创产品 作者专区 论文导师 数据库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传记
作者:
  • 傅杰
  • 玛丽安妮·韦伯
  • 陈仲良 王云高
  • [英]伯特兰.罗素
  • Robert K. Wilcox
  • [英]罗素
  • Spinoza
  • (英)伯特兰.罗素
  • Brent D Taylor
  • 陈南燕
  • Terry Pinkard
  • (英)达尔文
  • 吴言生
  • 罗曼·罗兰
  • 郑达
  • NO美)克罗斯,(美)帕克著
  • [美】理查德.里夫斯
  • Peter Gay
  • 郑大华
  • 李辉等编
  • 陈毓贤
  • [英]罗素 吴有三 译
  • 李景端
  • Wilfrid Blunt
  • 梁文蔷
  • 宋宝罗
  • (英)达尔文
  • [英]伯特兰-罗素
  • (英)罗素(Russell.B.)著
  • (英)达尔文 潘光旦
  • 克里希纳. 克里帕拉尼
  • [英] 伯特兰·罗素
  • 罗久芳
  • 赵元任
  • Jean Rocchi
  • 程世和
  • 彼得·沃森
  • 黄天才
  • 约翰·雷
  • NO 
  • 傅佛果
  • (英)罗素
  • 崔铭先
  • 《环球人物》杂志社
  • [英]达尔文
  • 张建安著
  • 余子安
  • 〔美〕理查德.里夫斯
  • Donald L. Miller
  • 克劳斯·曼
  • 尤西比乌斯
  • (英)罗素著
  • (英)坦奇著
  • [英] 罗素
  • 张实
  • (英)特威兹穆尔 著
  • 路易斯·谢弗
更多
销售排行榜
排序:
  • 销售排行
  • 价格
  • 上架时间
  • 出版时间
-
显示:
共计52个商品/
  • 售价:$48.00
    著者: 黄天才 译者: 黄天才
    本书是作者就他和大千居士长期交往之所见所闻,对居士长达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尤其是后半生艺术活动及海外生活等,所做的一部翔实而生动的记录。作者黄天才,作为张大千先生生前的好友,用自己的视角来解读张大千的艺术人生。除了对张大千书画艺术的解析,作者还从大千对古书画的鉴赏辨识,对历代名家名迹的临摹仿造,以及对文物收藏的聚散处理等多个方面,描绘了艺术大师张大千的丰满形象,并记录成书纪念大千先生以及当年和作者一起陪随大千先生同游同聚的故友们。
  • 售价:$198.00
    著者: 路易斯·谢弗 译者: 路易斯·谢弗
    本书与《尤金&#8226\\;奥尼尔传(上):戏剧之子》构成关于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8226\\;奥尼尔研究的最重要的作品。\\r\\n尤金&#8226\\;奥尼尔(1888~1953)是最受赞誉的美国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曾四次荣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榆树下的恋情》、《送冰的人来了》、《安娜&#8226\\;克里斯蒂》、《哀悼》、《天边外》、《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
  • 售价:$22.00
    著者: 傅佛果 译者: 傅佛果
    中江丑吉是日本著名学者,是有名的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民主人士。他爱中国,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他爱中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大家。作者傅佛果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和日本问题研究者。在本书中她不仅剖析了中江丑吉的学术和反战思想,并追踪他的足迹,详细地描述了中江在中国的经历。是部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人物传记。
  • 售价:$59.80
    著者: 郑大华 译者: 郑大华
    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近现代学者,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徐志摩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是其妹妹,前中国银行董事长张公权是其四弟。1887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嘉定县一个儒医兼经商的家庭。6岁私塾启蒙。12岁考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在这里张君劢开始“知道世界上除了做八股文及我国固有的国粹外,还有若干学问”。1902年,张君劢16岁,应宝山县乡试,中了秀才。翌年,他被《新民丛报》梁启超所撰《祝震旦学院之前途》一文所吸引,不惮巨额学费,投考震旦学院修拉丁文。后因学费无继,而转入南京高等学堂,学习不及一年,因参加拒俄爱国运动而被勒令退学。经友人介绍,去湖南长沙做中学教师。 1906年,张君劢东渡扶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修习法律与政治学。留学期间,结识了具有师友关系的梁启超,并参与发起梁启超主持的“政闻社”。 1910年,张君劢于早稻田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回国应试于学部,取得殿试资格,次年经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为暂避袁世凯的迫害,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张君劢于1913年取道俄国赴德入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 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与汤化龙等人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后与共和统一党联合改组为民主党。 1913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因此精通日文与德文。1915年回国,任浙江交涉署长、《时事新报》总编。不久,赴北京任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 1917年后,长期从事唯心论哲学教育和研究。 1918年,张君劢等6人随梁启超去欧洲考察,之后留在德国师从倭铿学习哲学。后来曾参与创办过政治大学、学海书院和民族文化书院,当过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教授,是1923年“人生观论战”的发起人和后来《文化宣言》的发起人,与丁文江、陈独秀和胡适交锋,并先后有《人生观》、《民族复兴之学术基捶》、《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社会主义思想运动概论》、《中国专制君主制之评议》、《主国之道》、《明日之中国文化》、《新儒家思想史》等论著发表和出版,被公认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 1933年与张东荪等人组织国家社会党(国社党),任中央总务委员兼总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与黄炎培等人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常委;与陈布雷合办民族文化学院,任院长。抗战后,国社党与民主党合并为中国民主社会党(民社党),被举为主席,参加国民党政府工作。1946年担任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参与创办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主导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将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设计改造成倾向内阁制的五院制,企图制约蒋介石的大权。 从政治一方面看,他早年追随梁启超从事立宪活动,是政闻社的骨干人物,自30年代起,又先后组建过或参与组建过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国民主社会党,参加过两次民主宪政运动,是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并起草过《中华民国宪法》。 张君劢反对中国实行共产主义,又不满蒋介石不遵守《中华民国宪法》,1949年后去美国。由于民社党迁往台湾后内斗不断,又受到国民党实施一党专政的压迫,张君劢曾经于1962年出面号召党内团结,但无功而返。1969年病逝美国。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时代之一。张君劢学贯中西,一生循着一个传统儒者的德性,主张以传统中华文明为根基,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力图以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把中国建成一个与本民族传统相适配的民主宪政国家,并毕生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但随着国共内战日见分晓,张君劢意识到他无法选择在国共任一方的庇护下生活,只有飘零海外,彻底地转入儒学的探究,因而他迄今在两岸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本书是张君劢的传记,它将填补这一空白。
  • 售价:$70.00
    著者: 尤西比乌斯 译者: 尤西比乌斯
    该书是尤西比乌斯撰写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述了君士坦丁自登上皇位以后30年左右的历史,涉及到了拜占庭帝国的许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君士坦丁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及所作所为,尽管多是对君士坦丁歌功颂德的内容,但作为一个同时代的作者,该书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 售价:$23.00
    著者: 程世和 译者: 程世和
    本书为佛祖达摩的传记。达摩菩提,南天竺香至国的三王子。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特深入禅法。后随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梁武帝普通元年 (AD520)年渡海中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九年,时人称「壁观婆罗门」。毕生提倡「二入四行」之教法,于弘化时履遭险难,先后五次遭毒害。
  • 售价:$29.00
    著者: 吴言生 译者: 吴言生
    此书为临济大师的传记。临济大师,唐朝人,临济宗初祖。幼负出尘之志,披剃受具足戒后,博通经论,精究律学。首参黄檗希运,又礼高安大愚,于言下大悟,复还黄檗,受其印继以行脚 参禅,与大老交锋,故丛林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之说。师接化学人之法有「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等,机锋峻烈,生机勃勃;开 创了禅宗史上最为卓绝、门风兴隆的临济宗,为中日禅宗主流之一。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示寂,敕谥「慧照大师」。
  • 售价:$30.00
    著者: 李辉等编 译者: 李辉等编
    讲述十多位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工作的励志故事。
  • 售价:$68.00
    《罗素自传》(第二卷)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长篇回忆录。从1872年起至1967年止。第二卷从1914年至1944年。本卷记叙了罗素在这段时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和平主义立场,他的第二次婚姻,他对苏联的态度,他在中国的经历和与中国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滞留美国讲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 售价:$52.00
    《罗素自传》(第一卷)是英著名哲学家怕特兰•罗素的长篇回忆录。第一卷从187Z年至1914年。本卷记记叙了罗素的早年岁月,他的家庭背景,他所受的教育,他的青少年时代,他最初的婚姻和写作《数学原理》一书的背景。从中不难看出一个哲学家、思想象的成长道路。
  • 售价:$42.00
    著者: 罗久芳 译者: 罗久芳
    这是一部亲情回忆录。所记述的罗家伦,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是为我国现代教育做出很大贡献并产生极大影响的教育家。罗家伦的女儿以她历史学家的丰富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的这本父母亲的回忆录,以作者回顾为主线,附带各个时期父亲罗家伦和母亲张维桢以及他们同时代人的回忆文字,生动详实地全面地展示了罗家伦与夫人张维桢不平凡的一生。书中收进珍贵历史照片和墨迹70余幅,不少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 售价:$42.00
    著者: 彼得·沃森 译者: 彼得·沃森
    从巴洛克时代的结束、音乐家巴赫的逝世到1933年希特勒的崛起,德国从一个文化贫瘠的西方国家转变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强国——甚至比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更具创造性、更有影响力。 在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中,德国的艺术家、作家、学者、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本国的科学文化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截至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甚至超过了英国和美国的总和。然而,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统治使得天才锐减。这个残酷的事实使得德国取得的许多成就至今仍被阴影笼罩。但当时,德国人是如何扭转国家大局,造就了文化领域一枝独秀的地位? 在这本兼容并包的文化与思想史中,彼得•沃森追溯历史真相,探索了德国天才的起源。他解释了德国文化为何能蓬勃发展、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德国的科学文化如何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作者提出,德国思想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巅峰。从贝多芬、康德到尼采,从歌德、瓦格纳到孟德尔、普朗克,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弗洛伊德、勋伯格,无数大师塑造了这种文化。此外,尽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约瑟夫•拉辛格等重要人物保证了德国智慧至今仍兴旺发展。 该书共分四册,第一册《第三次文艺复兴》第二册《中等阶层的崛起》第三册《苦难与奇迹》第四册《断裂与承续》。第二册主要讲述伴随工业革命的兴起,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中等阶层迅速崛起,成为德国不可忽视的力量。出现了众多发明家、科学家和思想家。
  • 售价:$90.00
    本书作者查阅了上千份档案文件,并访问了众多在世的当事人,捕捉到尼克松的双重人格。尼克松在1972年写道:“我决心要做道德楷模。”这一决心很快瓦解;随着越战的溃败以及家门口的抗议声一浪高过一浪,尼克松陷入了封闭的思维,认为自己在与整个世界孤军奋战。他与内阁成员、家庭成员都大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最后在丑闻中仓皇退场。本书以翔实的例证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尼克松动荡的总统生涯及其动荡的灵魂。
  • 售价:$45.00
    著者: 张建安著 译者: 张建安著
    本书讲述了一些文化人的往事,通过他们的事迹,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和借鉴:真正的文化人应该怎样面对文化,面对困难,面对生死。生与死,向来分为两种:一种是肉体的生与死,一种是精神的生与死。本书显然侧重于后者。一方面,作为个体的文化人从文化中获取精神力量,从而完成学问的储备、人格的锻造,进而服务于社会,并将对以后的社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作为集体中的文化人,又存在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在师友间的互相影响中,文化也得以永远延续下去。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十几位文化人的个体言行;第二部分,讲述一些师友间的交往,以及同道中人对于文化的承继与传播。全书20万字左右。拟与《为了美好的中国——民国志士的探索与奋斗》及《文化名人的最后时光》(第三版)同时出版。
  • 售价:$32.00
    著者: Robert K. Wilcox 译者: Robert K. Wilcox
    美国著名军事作家、记者罗伯特•威尔考克斯花了数十年之久,探幽索隐,以求解开巴顿将军离奇的亡故之谜。他的执著最终让这本熔铸了作者心血的力作《目标:巴顿》与读者见面。作者围绕着为美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巴顿将军之死,再现了当时令人震惊的情景——这些尘封的档案鲜为人知,许久以来犹如蒙着一层面纱一般扑朔迷离。